或許是因為父母親在即將上小學時做了一個不知好或不好的決定,就是讓我『早讀』。

在大部份的家長想法裡,早讀是可以接受的,甚至是優越的(或是安全ㄉ~因為考試考不好可以在重讀一年也不為過! )但是卻忽略了人的生理與心理正常發展。好與不好其實都是很難定義的!因為事情總是會有一體兩面。但是想想,為何接受教育需要有『學級制』,我想,這大概就可以不難理解了吧!

也因為有這種決定,一路上我都是班上最小排名一二名,在心理上,恨不得自己趕快長大,但卻也接受時間一秒一秒的排隊。就這樣,度過了一連串不知如何形容的心理生理的拉距。我常跟學生說,人,是會自我調適的動物。當我們在逆境中成長,如果懂得妥善自我調適,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!說到這,似乎有點跟我所論訴的觀點有點衝突!到底早讀好還是正常好?這就是我所謂的一體兩面,這時只需問自己,到底是雞生蛋,還是蛋生雞呢?

重點不在哪一邊的對錯,而是在每個人的個別差異。

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發展,但是一個進步國家為何會注重基礎教育的發展而訂定學級義務教育,除了人民素質提升外,最重要還是希望在孩子成年之前,能給與最完善且循序漸進的學習環境!所以有學齡前(幼稚園)、小學、中學的分別。

每一個時期的生心理發展都對於一個人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,這是無法忽視的!所以現代的父母普遍都非常注重孩子們的教育引導。

在上課的時候常跟學生開玩笑說,還好我們不是『天才』。

因為『天妒英才』嘛!

雖說是句玩笑話,但卻也印證了一個現象。所謂天才,就像是一塊超高吸收力的海綿一樣,不論什麼環境的人事物,他都一概吸收,所以孟母才需要三遷。但比較特別的是他們有極高的模仿力及理解力。

就好比音樂神童莫札特,在很小的時候只是看著姊姊彈奏鋼琴,所幸也跟著玩起來,不知不覺中,就以他最愛的三和絃開始他的音樂傳奇一生。他比同年齡的孩子早熟與深沈,但很快的,他所過的生活也就與一般人脫軌了,因為他的天才讓他在34個年頭裡,站上了無人能及的高峰,但是,也像流星一般地消失墜落。與其說可惜,不如說他已經完成他無法被世人抹滅的任務。

反觀我們自己的孩子,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親一輩子的摯寶,沒有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,但一旦在教育的方式判斷錯誤,常常伴隨而來的都是負面的結果,常常聽到家長氣憤地說:『唉丫,才說他一句,他就...』所以說,尊重每個孩子的個別差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課題。

或許,適時給孩子一些空間,引導孩子透過自我瞭解來決定事情,應該會有另一份意想不到的結果。雖說孩子尚未成年父母有教育的責任,但主宰一生的人,最終還是孩子自己,或許哪天試著把自己的高度降低,以孩子的高度看看著個世界,一切或許就釋懷了。

教育的本質在於觀察、引導、與陪伴,觀察孩子的性向、引導孩子走在正面的軌道上、陪伴孩子度過關關考驗,它是無法以『 1 + 1= 2 』來解釋的。

以上是在我成長過程中,親身經歷了『早讀』的洗禮所有的感受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vidvi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